2025年9月20日下午,“2025第三届数智艺术博览会(成都)”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3号馆拉开帷幕,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闫旭、佟雪松获得优胜论文奖,并于9月21日在大会现场宣读论文。

佟雪松老师围绕“数智时代大众审美素养能力的建构”分享了核心观点。她提出,可从技术驾驭力、文化解码力与价值判断力三重维度入手,在技术与人文间寻求平衡。这一框架旨在指导大众既能善用数字工具拓展审美表达,又能坚守人文精神与独立判断,从而在算法洪流中保持精神的自主与深刻。

闫旭老师围绕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的半人工智能复现过程进行了分享,从创作研究过程,到半人工智能辅助作品生成过程,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指导,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京东方中联超清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欧文化艺术联盟协办,孙振华担任学术主持,靳军担任联合主持,一山担任总策展人。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艺术形态的专业博览平台,自2019年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起,便持续致力于推动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融,构建一个具备实验精神、文化责任与时代回应的艺术新平台;2025年,第三届博览会在前两届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智艺术的大众普及、技术支撑、创作范式、场景落地、产业化走向以及理论研讨。

本次活动的参与,代表我校在数智艺术领域的极大突破,既是对“技术赋能人文” 理念的生动践行,更预示着数智艺术并非冰冷代码的堆砌,而是有温度、有深度的文明传承。当技术的浪潮持续奔涌,这样的探索终将指引我们:让艺术在数字世界中守住文化根脉,让人文在智能时代里绽放新的光芒,为未来艺术生态的构建写下坚实而温暖的注脚。(撰稿:佟雪松 一审:李慧 二审:孙琦 三审:张立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