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校长在学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暨2020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上的讲话
2019-10-25 11:20  

                    在学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暨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上的讲话

                            乔志和

                         2019年10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学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目的在于进一步认清形势,凝聚共识,落实责任,贯彻“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办学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扎扎实实地把学校的就业工作做好,真正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和社会满意。

刚才,张涛处长传达了教育部关于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精神,总结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对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思路;燕明辉副处长对秋季就业市场开发和明天的大型招聘会做了相关说明;赵丽院长、徐媛书记等4名同志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推进就业工作做了经验交流;还有2名同学通过参加学校“生涯体验周”活动,谈了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专业的认知和对职业的认知。总体来看,今天的会议主题明确、内容丰富、任务具体,开得很好。学校近年来的就业工作,在各部门、各学院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实现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就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部分学生的就业意识还不够清晰,就业主观能动性不强,就业期望值偏高;部分学院工作开展得不太平衡,在就业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大、方式方法还不够创新;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尚未真正构建起来,还需要不断完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的是我们在长期繁重的工作中忽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意识到,有些机遇是伪装成困难和麻烦的模样降临到我们身上,解决问题本身就意味着进步和提高。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就业创业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1.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具体体现。就业工作事关国家稳定和谐大局和经济民生发展,是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最近一段时间,学校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家都熟知的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学校践行初心使命,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行业输送有用人才,为党为国担当使命、贡献力量。

2.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一名学生牵动一个家庭的心,一份职业影响学生一生的前途命运,在实际的就业工作中,不能仅关注就业率,更要对学生的诉求和满意程度予以认真重视。在学生眼中,在座的每个人不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教师、代表着学校,我们要以无私的大爱换取学生的信任,以负责的态度为学生的长远未来仔细斟酌,以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为学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为学生的就业指明正确的方向,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是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具体体现。社会对学校的认识和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毕业生的认识和评价,毕业生就是学校最直接、最闪亮的名片。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就代表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代表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就业工作,畅通出口,将会为学校带来良好的声誉和政策资源,促进招生、培养、就业三者间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认清就业形势,准确谋划安排

1.劳动力供给持续高位运行,社会需求相对疲软。宏观来看,2018年-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分别为820万、834万和预计的850万,待就业人数依然在逐年持续增加,而就业需求并不乐观。据权威分析,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拉动上百万人的就业,反之,经济的下行将会影响就业岗位数量,进而影响到毕业生就业。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整体经济下行,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鸿沟,严峻的就业压力导致了诸如就业选择少、专业不对口、就业质量低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妥善应对。

2.毕业生职业期待与用人单位实际待遇存在一定距离,需要加强就业引导。现在的毕业生大多为“95后”,据调查分析,这些新生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呈现出相对独立、更加自我的特征,更加注重个人的兴趣喜好,不仅要求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等“硬福利”,更要具有弹性工作时间、学习培训机会和带薪休假等“软福利”。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的与毕业生能力素质相匹配的岗位大多无法满足学生的职业期待,直接导致了学生就业适应不良、心理落差较大、离职率较高等问题。这要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差距,合理确定择业目标,有步骤地实现事业理想。

3.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倒逼人才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供需不平衡的弊端导致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造成了非正常的就业难;另一方面,据调查分析显示,用人单位更欢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经验、跨专业素质、具有良好沟通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而这些素质恰恰是传统人才培养理念所缺失的,因此,也造成了企业的用工难和学生的就业难的矛盾局面。这要求学校必须审视自身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教育教学工作,快速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统筹人才培养各方面全过程,整体协同推进

1.主动对接地方行业发展需求,建立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招生计划由省招办宏观调控、编制下达,随着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的出台,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也在逐渐构建。我们要抢抓机遇,做好相关行业发展前景调研、岗位需求调研和专业需求调研,积极主动、有理有据地向上反映学校实际,争取招生计划更加符合学校需求,使人才培养结构与行业地方需求更加适应。

2.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要构建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和毕业生就业监测反馈系统,依据预测结果和行业地方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确定专业结构调整方案。要规范新增或撤销专业论证,对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社会有需求的专业扩大招生人数、新建或恢复专业设置,对就业前景较差、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的专业减少、暂停招生或撤销专业。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更加符合行业需求、更加融入和紧贴时代发展、更受学生欢迎和社会认可。

3.打造“三金”淘汰“三水”,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要把以专业内涵升级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往深处改、往细处改、往实处改,坚决淘汰“水专”“水课”“水师”,努力打造“金专”“金课”“金师”,在人才培养上“严起来”,在课程内涵上“难起来”,在人才培养效果上“实起来”,使学生在学业投入上“忙起来”,最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提起来”。

4.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产教融合的本质是通过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实现生产与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应用型高校办学必须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这也是我这次主题教育的调研课题。通过调研发现,我校的产教融合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合作关系不够稳定、内容不够丰富扎实、融合不够紧密、制度设计不够系统科学等问题,需要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专项规划,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在师资、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出台运行、保障、激励和反馈等方面的制度机制,通过几年努力,打造出学校应用型本科建设的产教融合升级版。

5.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把回应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需求的期待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更加注重按照社会需求塑造学生能力,加强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设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和变化。要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大实践教学比重,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大力推进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建设。要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解决教师“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问题,为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创造条件,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四、综合精准施策,提升就业质量

1.强化精准就业服务指导,促进毕业生形成正确择业观。要充分发挥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和创业基础课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自身职业定位,鼓励学生扎根基层、扎根龙江,建功立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准确掌握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建立精准推送的就业服务机制,完善招聘和信息服务体系,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努力实现供需对接、人岗匹配。要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调整心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愿望与现实、竞争与风险、就业与再就业之间的关系。

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导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健全完善“四段式”创新创业培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阶梯式培养资源。要建设好一支专业、稳定、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探索编写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要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提升创新创业服务保障能力,多种形式扶持学生自主创业。

3.用好用足各类就业政策,多措并举促进充分就业。要夯实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选好建强实习实训基地,促进融合共建,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学生实习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探索实行学生“两段式”实习,解决学生集中实习与校招应聘时间冲突的问题。要宣传利用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实时关注新疆持续扩大对内地优秀毕业生的招募信息和近期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的“名校优生”、“打捆引才”等招聘活动,做好政策宣传,认真组织落实到位。要重视学生考研,做好考研指导与服务,为学生复习创设良好条件。要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配合兵役机关开展征兵宣传,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入伍。

4.强化就业工作机制保障,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要强化运行机制,落实责任主体,职能部门要创新工作方式,加大组织、统筹、协调力度,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党政负责人要亲自研究过问、靠前指挥,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职尽责,一抓到底,就业辅导员、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好宣传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创业难题。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注重发挥《大庆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办法》的正向引导作用,鼓励调动教职工落实就业工作的积极性。要探索建立就业创业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将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就业工作成效与招生规模挂钩,与教学资源配置和相关学生经费划拨挂钩,与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年终评先评优挂钩,保证就业工作完成质量。

5.建立健全就业工作分析、统计、反馈制度,全面客观掌握就业实际情况。要深入分析研究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满意度、创业数量和类型等状况,规范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和特点。要进一步健全就业统计工作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四个不准”要求,实事求是反映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与反馈,以反馈结果推动学校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

同志们,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职责。学校各部门、各学院要齐抓共管、通力合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把学校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审核:孙琦)

关闭窗口
 
大庆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webmaster@dqsy.net